土地是农业的根基,是乡村振兴的核心载体。作为服务“三农”的政策性金融主力军,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莆田市分行始终坚守“支农为国、立行为民”使命,聚焦莆田各县区农地资源盘活、效能提升关键需求,以精准信贷投放、创新服务模式为抓手,将金融“活水”精准滴灌至农地整治、规模经营、产业融合等关键领域。项目覆盖城厢区、荔城区、秀屿区、仙游县等多个县区,推动一块块零散农田变规整良田、低效土地变增效载体,用政策性金融力量绘就了莆田农地提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生动图景。
一、全域整治激活农文旅融合新动能
城厢区、荔城区、秀屿区各乡镇曾长期面临产业布局散乱、耕地破碎化、土地利用效率偏低的发展瓶颈,传统农业模式难以适应乡村振兴新形势。农发行莆田市分行主动对接地方需求,为各县区注入信贷资金。在项目推进中,该行突破传统整治思路,将国土空间优化与产业发展规划有机结合,通过全域规划、整体设计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协同升级。针对地块分散问题,实施耕地集中布局与承包经营权流转,以集中管护替代分散经营,不仅破解了灌溉难、耕作难的老问题,更让农田实现了数量、质量和生态“三位一体”保护。依托乡镇传统农耕文化与木兰溪生态资源,项目同步打造生态农田景观,将特色种植与民俗文化传承相融合,显著提升了农产品品牌价值与农田复合利用价值,为农业产业注入可持续发展动力。
为确保项目落地见效,该行创新“建运维”全流程服务模式,从规划阶段即组建专项团队介入,针对项目建设复杂、现金流不平衡等痛点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通过引导政府政策扶持、引入社会资本参与,构建起多元投入机制,让土地整治不仅改善了基础设施,更培育出特色产业引擎,推动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高效转化。如今的木兰溪南岸,田成方、路相通、水相连,农耕风貌与文旅元素交相辉映,昔日低效农地已蜕变为乡村振兴的“活力引擎”。
二、土地复垦筑牢绿色农业根基
仙游县部分乡村曾存在空心村闲置、宅基地粗放利用、农田设施老旧等问题,制约了农业规模化发展。农发行莆田市分行聚焦这一痛点,分别于2022年、2025年审批2笔信贷资金,用于支持仙游县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耕地恢复项目建设以及仙游县乡村振兴土地综合开发项目建设,通过“土地整治+规模化农业”模式,让荒废土地重焕生机。
项目实施过程中,该行精准聚焦“耕地保护”与“产业发展”双重目标,对农村零星村庄、危旧房、闲置地等进行集中整理复垦,有效保障了区域耕地占补平衡。针对当地灌溉沟渠老化、农村道路破损等问题,同步推进农田基础设施升级,建成“地平整、土肥沃、旱能灌、涝能排、路相通、林成网”的高标准农田,显著提升了农业防灾减灾能力与生产效率。
在产业培育上,该行推动整治后的土地发展规模化种植,重点培育蔬菜、千禧果、水稻等特色作物,形成“土地整治—规模种植—市场销售”的完整链条,既为项目构建了稳定还款来源,更让复垦农民实现了收入升级。通过城乡土地级差收益反哺农村,项目不仅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更促进了特色产业升级,让农民在土地流转中获租金、在就近就业中赚薪金,实现了“整治一片土地、兴旺一项产业、致富一方百姓”的目标。
三、政策性金融赋能农地发展的莆田实践
农地项目具有周期长、见效慢、公益性强的特点,需要金融机构构建长效服务机制。农发行莆田市分行立足实际,形成了“政策引领、模式创新、全链服务”的支农体系,为项目落地提供坚实保障。
在政策对接上,该行紧密围绕莆田“绿色高质量发展先行市”建设目标,将农地项目与木兰溪全流域治理、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市级战略深度融合,实现金融服务与地方发展同频共振。在服务优化上,借鉴同业先进经验,建立“专项团队+全程跟踪”机制,从贷款申报到审批放款全程对接,大幅缩短办理周期,让资金及时精准到位。在风险防控上,通过“政府+企业+合作社”多元主体联动,引入政策扶持与社会资本,构建起“产业有收益、还款有保障”的良性循环。
如今,在农发行莆田市分行的金融赋能下,莆田各县区农地发展成效显著:全市土地流转规模持续扩大,特色农业产业集群不断壮大;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来自土地的收益占比稳步提升。这些成绩的取得,彰显了政策性金融在服务农地保护、农业现代化与乡村振兴中的核心作用。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站在新的发展起点,农发行莆田市分行将继续坚守支农初心,以更大力度支持农地综合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集体土地入市等重点领域,不断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模式,让更多金融“活水”浸润莆阳沃土,为守护“大国粮仓”、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贡献更强政策性金融力量。
评论
全部评论

主办:湄洲日报社承办:湄洲日报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8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13330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闽ICP备案号: 闽ICP备06035371号
闽公网安备 35030002001050号
新闻热线:0594—2210126广告合作热线:0594-2691145投稿邮箱:ptxww@163.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4—2606855平台数据流量造假举报电话:0594-2232318
未成年人举报专区、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ptxww@163.com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594-2250031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莆田网 版权所有 © 未经莆田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