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斗三号”赋能学生安全管理。图为技术人员为小学生讲解“智慧校园”学生卡使用方法。 湄洲日报记者 林罗晓 摄
□湄洲日报记者 黄凌燕
远在天边的北斗系统,与莆田有着近在咫尺的关联:国家北斗重大专项高级顾问、天通一号工程总设计师李祖洪是莆籍科学家,相伴北斗30多年,见证北斗组网“中国速度”;莆田是全国第一个“北斗三号”综合应用示范市。
北斗发挥效用,赋能基层治理。记者了解到,我市在全国率先应用“北斗三号”定位护航学生安全。研发的“智慧校园”学生卡,植入“北斗三号”芯片,以当前定位精度最高、速度最快的导航系统,为孩子们织就一张不会迷失的“路网”。
上月起,“智慧校园”学生卡在涵江区江口中心小学和城厢区东海镇西厝中学试用。
“天上星星参北斗”。如今,“北斗三号”定位赋能安全管理,看护着“小星星”。
(一)
“马上期末考了,看到孩子周末在家,一切都好,我们就放心了。”6月25日,在阿根廷的翁建华点开手机里的“智慧校园”小程序,定位显示女儿在涵江区江口镇的家中。
因长期在国外经商,留守在家的孩子是翁建华夫妻俩心中最大的牵挂。女儿就读于涵江区江口中心小学,半个月前,班上分发“智慧校园”学生卡。小小的卡片看似与寻常佩戴的胸卡无异,实则内藏乾坤。家长和老师可以实时掌握学生所在的位置,一键查询行动轨迹,紧急时还能拨打电话。
江口镇是著名侨乡。江口中心小学校长欧加榕介绍,该校有不少学生在国外出生,长大后回乡就读。学校在三年级和四年级各选一个班试点“智慧校园”学生卡,搭建家校共护平安的平台。
该校“智慧校园”学生卡试点班的班主任颜晓青发现,许多在国外的家长通过关注孩子每天的行动轨迹,一同做好孩子的安全管理。
“北斗三号”作为开放兼容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家长无论身在何方,都能随时了解孩子在老家的动态,让安全加分、亲情加倍。
(二)
我市首批2个“智慧校园”学生卡试点,均为农村校。
“农村孩子比较早独立,放学多自行回家。他们的安全问题,家长们牵挂于心。”城厢区东海镇西厝中学校长沈建忠说,上月“智慧校园”学生卡在该校七年(2)班试用后,已带来一些新变化。
“老师,我家孩子最近都和谁一起玩?”前不久,身在宁德市福鼎的一名家长联系上七年(2)班班主任吴媛琦。“从家到校明明是直线,为何儿子天天上学在‘绕圈’?”该家长通过儿子途经的点位,远程摸排到他的“朋友圈”,其推断得到老师的证实。
“放学许久,不见儿子回家。”一名家长等急了,点开“智慧校园”定位,发现儿子还在学校,这才放下心来。原来,告别持续月余的雨天,男生们趁天晴打篮球,竟忘了时间。
暑假来临,学生们特别是留守孩子的安全问题,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莆田数字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蔡剑锋介绍,安全围栏是“北斗三号”定位应用在“智慧校园”学生卡的另一项重要功能。家长、老师可以圈定水库、山塘、海边、河道等危险区域,当学生进入这些“围栏”时,告警信息会推送到绑定的手机上。
(三)
“北斗+”进一步创新融合,在我市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为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带来更多益处。
常态化疫情防控下,“智慧校园”学生卡植入自动测温功能。暑期人员流动大,学生随时随地测温,系统生成数据库。体温超过37.5℃的,系统会自动报警。老师收集学生体温记录时,不再费时费力。
据悉,今后,莆田数字集团将加载“智慧课堂”功能。老师课上出题,学生可用学生卡答题,后台大数据分析出全班答题的准确率,精准判断学生的学习掌握程度。同时通过设置北斗电子围栏,探索助力防范校园欺凌。
眼下,莆田数字集团、市民卡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还与市相关部门洽谈,把“智慧校园”学生卡升级为莆田城市一卡通学生卡,加载公交服务、自行车租赁、图书馆借阅、文旅一卡通功能等,在全市学校免费推广。
北斗赋能,也是一种示范方向的指引
天上的北斗,看护我们的“小星星”。
说的不是美丽的童话,而是家庭关注、社会关切的学生安全问题,折射出当下全市上下聚心聚力的社会治理亮点。从一个看似童真、童趣的角度,诠释了一个沉甸甸的话题,标注先行的高度、维度。
学生安全,牵动着千家万户,也是基层治理热点难点。暑期来临,防走失、防溺水、防校园欺凌等,更是公众关注的话题。
探索创新求突破。作为全国第一个“北斗三号”综合应用示范市,我市立足实际、强化实践、注重实操,导入社会治理体系显身手。上连北斗系统,下接群众关切,率先应用“北斗三号”定位,研发试用“智慧校园”学生卡,让学生安全、让家长放心。
“北斗三号”综合应用,是推进数字莆田建设和“全市一张图、全域数字化”的一大新鲜事。数字助力,空间无限。无疑,这一北斗赋能,也给我们一种先行示范的指引寓意。
善用尖端科技,从老百姓“急难愁盼”处入手,增进看得见、摸得着、实打实、惠长远的民生福祉,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样的示范效应才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评论
全部评论

主办:湄洲日报社承办:湄洲日报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8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13330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闽ICP备案号: 闽ICP备06035371号
闽公网安备 35030002001050号
新闻热线:0594—2210126广告合作热线:0594-2691145投稿邮箱:ptxww@163.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4—2606855平台数据流量造假举报电话:0594-2232318
未成年人举报专区、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ptxww@163.com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594-2250031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莆田网 版权所有 © 未经莆田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