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荔枝树结出两种果●兼具海南“大丁香”与莆田“陈紫”特征

2025-07-30 11:21 莆田新闻

  

▲张国成向记者展示新发现的果实。

▲“陈紫”(左)、新发现的果实(中)、“大丁香”(右)。

    奇怪!没有嫁接,一棵树上竟结出两种果实!”7月29日清晨,仙游县枫亭镇蔡襄荔枝文化小镇(荔娘荔枝科技小院)内,采摘工林羽强和张国成发现荔枝树上除了“陈紫”荔枝,还挂着几串与众不同的荔枝。这些荔枝兼具海南“大丁香”的饱满硕大的个头与本地“陈紫”的紫红鲜亮外观。专家认为,这是花粉直感效应,即父本花粉影响母本果实性状的自然现象。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种荔枝果皮触感较“陈紫”更为粗韧。剥开果壳,乳白果肉融合了“大丁香”的爽脆与“陈紫”的软滑,清甜中透出独特幽香。

  莆田市农技协联合会理事长谢宗辉介绍,蔡襄荔枝文化小镇原为市科协科普示范基地,上世纪90年代,基地从海南引进“大丁香”荔枝。

  这棵结出特殊果实的“陈紫”荔枝树,与“大丁香”荔枝树相距不到10米。

  “陈紫”荔枝树,为何能结出“大丁香”模样的果实?

  “荔枝依赖风与昆虫,尤其是蜜蜂,进行异花授粉。”蔡襄荔枝文化小镇首席科技专家马世伟博士分析,当“陈紫”雌花盛开时,邻近“大丁香”树产生的大量活性花粉,随风或蜂蝶传播,落在“陈紫”花柱上。

  “这一自然授粉,引发双重效应。”马世伟介绍,果实内核包裹的种子,是“大丁香”与“陈紫”杂交第一代(F1代)实生苗。父本“大丁香”基因介入母本“陈紫”果实发育,促使“陈紫”果皮增厚变韧,这是继承“大丁香”耐储基因,介于“双亲”之间的果实显著膨大,果肉风味糅合清甜、微酸与独特香气。

  莆田学院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副院长林授锴博士称,这是珍贵样本,确证了“大丁香”与“陈紫”杂交亲和性极佳。

  从事近50年果树种质资源、生物技术与遗传育种研究的果树学博导林顺权建议要保护好这些杂交种子,认为未来有望选育出大果如“大丁香”、晚熟焦核似“陈紫”、耐储运、融合风味的全新荔枝品种。

  “我们会妥善保存这些珍贵的杂交种子。”蔡襄荔枝文化小镇(荔娘荔枝科技小院)负责人表示,将守护好作为母本的“陈紫”古树及关键父本“大丁香”树。(全媒体记者 李俊华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