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莆田市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病房,来自新疆的女子阿卜杜拉眼含热泪,紧握医护人员的手致谢。在植入人工耳蜗后,她即将告别困扰其30年的无声世界,返回孩子的身边,去听那一声等待已久的呼唤——“妈妈”。
阿卜杜拉来自新疆喀什叶城县,37岁,维吾尔族。她7岁时在一次发高烧打针后,再也听不到声音了。如今,她已是3个孩子的母亲。她心中一直有个遗憾,就是未能亲耳听到孩子们喊她“妈妈”。此前,由于人工耳蜗植入价格昂贵,其家庭难以承担治疗费用。前段时间,她从网上了解到莆田市第一医院援疆医生、副院长方超擅长人工耳蜗植入并帮助过多位家庭困难的患者,抱着一线希望联系上了方超。在详细了解病情后,方超认为其适宜做手术。
在家人的陪伴下,阿卜杜拉跨越5000多公里,来到莆田求医。方超嘱咐医疗和护理小组要根据她的生活习惯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医院贴心的安排,让远道而来的阿卜杜拉一家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从入院、病房安排、术前评估、影像检查,到术后报销、出院,每一步都有医院热心的医生护士帮忙,非常顺利!”阿卜杜拉的家人说道。
据介绍,人工耳蜗集采政策实施后,单套的价格从20多万元降到5万多元。但对于需要双侧植入的阿卜杜拉来说,承担这笔费用还是有困难的。在制定手术方案的同时,市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汪敬锋主任医师和收费处负责人甘建协助完成异地就医备案,并全程指导材料整理与报销流程。根据阿卜杜拉提供的残疾证明和低保证明,医务人员积极联系医保和收费部门,了解相关报销政策,为其申请了低保困难特殊补助。在多重保障之下,阿卜杜拉的医疗费用基本得到了报销。在国家好政策与爱心力量的支持下,梦想终于照进了现实。阿卜杜拉的丈夫动情地说:“以前想都不敢想,感谢国家的好政策,感谢医院的帮助。”
出院前,医疗小组为阿卜杜拉制定了系统康复计划,并建立远程指导群。方超表示,将持续随访跟踪术后开机和言语康复训练情况,帮助她更好地适应新生活。出院之际,市第一医院院长许志扬还带着莆田特产米粉和桂圆前来慰问,希望阿卜杜拉能够开开心心地回家和孩子们团圆。
这场跨越东西部的医疗援助,让一位母亲重获“新声”,更让一个家庭重拾圆满。市第一医院践行“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用专业与爱心,奏响一曲民族团结的温暖乐章。
自开展医疗援疆工作以来,市第一医院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选派技术骨干奔赴新疆,做好“传帮带”,推动帮扶工作取得实效,增强当地百姓的获得感。方超从医近30载,于2007年开展莆田首例人工耳蜗植入手术。2014年,他奔赴新疆玛纳斯县开展医疗援疆。此后,他持续为当地提供医疗帮扶,还成立“方超名医工作室”。今年9月,他在玛纳斯县总医院为一患者施行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填补了当地技术空白。
全媒体记者 朱金山 通讯员 刘凯铮 黄冬冬
评论
全部评论

主办:湄洲日报社承办:湄洲日报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8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13330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闽ICP备案号: 闽ICP备06035371号
闽公网安备 35030002001050号
新闻热线:0594—2210126广告合作热线:0594-2691145投稿邮箱:ptxww@163.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4—2606855平台数据流量造假举报电话:0594-2232318
未成年人举报专区、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ptxww@163.com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594-2250031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莆田网 版权所有 © 未经莆田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